随着车门的关闭,在温县少审庭副庭长赵娟的挥别中,一名失足聋哑少年在父亲的陪护下,踏上了返乡之旅,也踏上了追求梦想的新生活。
钱某是一名家住重庆的未成年聋哑少年,到2017年他曾因盗窃三次被捕。面对这名只能用哑语交流的少年,少审庭副庭长赵娟更加担心他的将来。这样的孩子给他定罪、判刑很简单,但是他之后很可能因为无人管束,重新流落街头,让他重新回到家庭的怀抱成了赵娟心中的头等大事。经过查看钱某的案卷,赵娟循着他的户籍地址,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给钱某的父亲写了第一封信,信中,赵娟言辞恳切地规劝钱某的父亲,希望他能多给孩子一些照顾,引导他走上正途,同时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,然而却没有收到回复。但是赵娟并没有放弃,她写了第二封信重新邮寄了过去。这次事情出现了转机,孩子的父亲打来了电话。接到电话后,赵娟异常激动,她向钱某父亲介绍了钱某的情况,认为钱某认错态度很好,还有很大机会矫正回来,希望钱某父亲能够来到庭审现场,给孩子鼓励和力量。钱某父亲表示温县离他家太远了,儿子服完刑后,他会亲自来接他。
抱着喜悦的心情,赵娟给在拘留所的钱某写下了一封信。
木淋:
你好,作为你案件的承办法官,首先我要对你表示深深的同情,……我们两次向你父亲邮寄你案件的起诉书和开庭通知书,……电话里你父亲一再给我说,嘱托我一定要告诉你,你爸爸是爱你的,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你,你爸爸叮嘱你在里面要好好改造,待你刑满出来时,你爸爸会亲自来接你,可怜天下父母心,正因为你身体有残疾,你才更要自立,自强,好好做人,不让你父亲和亲人担心,再不做这些违法的事情,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,你能改好的,我相信你并不是一个坏孩子。最后,希望你在里面一切顺利。
钱某收到信后,一扫往日的颓废和阴霾,向看守所的看押人员要来纸笔,给自己的父亲写下悔过书,决心与过去的自己彻底一刀两断,今后好好听父亲的话,改善家庭生活质量,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在信的最后,他深情对父亲说,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弃儿,迷失在了人生的道路中,但是父亲的出现让他重新找到了回家的路。
近日,钱某刑满释放,钱某父亲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从重庆来到了郑州,赵娟法官专程驱车将他父亲接到温县,带他在看守所门前等候钱某出现。相遇那一刻,父子俩紧紧抱在了一起。
在送走父子俩以后,赵娟法官在自己的工作日志里写道:每次去看守所都会有一种新的体会,一道道的关卡,一次次的换手续才能进入其中,看着高高墙上的铁丝网,感慨颇多,自由真好。希望这个孩子能懂得父母的艰辛,不再犯错误。一路顺风吧孩子,祝福你!